>> 您现在的位置: 日博备用网址 >> 教师之家 >> 班级管理 >> 正文
班主任不能戴“有色眼镜”看学生——警惕班级管理中的“标签效应”         【字体:
班主任不能戴“有色眼镜”看学生——警惕班级管理中的“标签效应”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网站    点击数:932    更新时间:2017-7-31

美国心理学家贝科尔认为:人们一旦被贴上某种标签,就会成为标签所标定的人。这种现象被称为标签效应。班主任在与学生的长期接触与管理过程,也极易产生标签效应,给一些学生主观地贴上不良标签。这时班主任在处理问题时早已被先入为主的臆断想法霸占了应有的理性分析,出现的结果往往考虑不周全,对学生是不公平的,甚至会深深伤害到学生。

   

我就经历过这样一件事情。当时班中有这样一位学生,父母长期在外做生意,一直是老人照顾孩子,但隔代教育往往出现一味地宠溺、毫无原则。渐渐地,这孩子在七年级下学期时开始有所失控,成绩飞速下滑,在校各种违纪违规行为屡见不鲜,校外也经常和别班的一些行为有所偏差的学生混在一起,着实让教师们担心不已。他的父母也常常在电话里向教师抱怨孩子不懂事、不长进,简直让父母操碎了心。八年级上学期我接手该班,尽管对他关注有加,寻找一切机会进行说服教育,但似乎见不到明显效果,使得我都快有些失去信心了。  

有一次,上课铃响了,其他学生进了教室,我却在走廊的另一端看到这个学生正和他班学生相互传递着什么,似乎迟迟不愿进教室准备上课。这下我的气不打一处来,疾步走向他,严厉地批评了他一顿:你平时好玩,总喜欢和他们混在一起,上课了还不舍得分开……怎么回事?这下他可急了,似乎十分委屈,扯着嗓门喊道:我不是故意迟到,也不是瞎混,是他向我急着借鞋套,这才晚的……原来他是在做好事,我错怪了他。虽然他当时态度显然不好,但我能完全理解,并连忙给他道歉,并表扬了他,让他立即回班准备上课。  

这不得不让我联想到衣柜中那些已经长久闲置或渐渐遗忘的衣服。买的时候,都是自己喜欢的,但可能只穿了一次,因他人依据自身喜好评价为不好看”“显胖”“不适合你等,从此就把这些标签贴在衣服上。偶然翻找衣物时看到它,我也会立马想到这些标签,再也没有想去穿的欲望。  

衣服遭受冷落,倒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毕竟只是一件物品,最多浪费了一些钱财。但班主任应该非常清楚,学生不是物品,他们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灵魂的存在。他们的心是稚嫩的,一旦受到伤害,就很难愈合。因此,教师在批评学生前一定要好好想想:事情弄明白了吗?千万不能草率主观地去判断、处理。如果学生和教师产生了对立情绪,那今后的教学工作会进行得如履薄冰。  

时势在变,教育在变,学生也在变,班主任一定要时时学习新的有用的东西,永远要走在时代的前面,绝不可用固定老化的教育理念和思维,单方面地捆绑学生甚至看扁学生。班主任若带着有色眼镜看学生,看到的学生肯定已失去了自我的本色  

此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我和他父母的联系越加密切,尽量把他表现好的一面放大地呈现在家长面前。在班里,特意给他安排一些日常工作事务,让他觉得没有谁放弃过他,他一直是班集体的重要存在。私下里,时常利用发达便利的通信设施,如微信、QQ、短信等,时刻保持着家长里短般的交谈。有时,他在班级家校联系群里发表一些言论,我会特意@他,回应他,说的有道理时便当着这么多学生、家长面夸赞他一番。果不其然,他在教师、家长和同学们的面前信心大增,形象大为改观。父母给予他的更多的是温暖的关切与鼓励,不再是永无止境的抱怨与责怪。  

班主任教师摘下有色眼镜,看到的学生会更加真实、更加亲切,更容易察觉他们身上被遮掩着的多面优势。后来我逐渐意识到,这个学生身上几乎再也没有出现过任何出格的现象,学习热情被重新点燃,考试成绩在稳步提升。令人惊喜的是,他会主动找我谈谈班里出现的不良现象,勇敢、主动地站出来,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并纠正班级的不良风气。他身上散发着的正义、正气,不正是一个人最难能可贵的品质吗?而我以前竟然一点儿都没看到,就是被他身上那些不良标签蒙住了眼,不愿去发现。  

这对我触动很大。班主任一定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学生都是可教育、可塑造的,只是过程、方式不同,教育效果也会不同。所以,当学生犯错时,班主任绝不可太过冲动。可能由于教师急躁的情绪或一时不冷静说出的过火话语,会严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使他们失去努力改正缺点的勇气和信心,严重抑制学生的主体性。批评应就事论事,今天的事就说今天的,把以前、其他的都说出来,翻旧账,让错误永远跟随学生,他们肯定会有消极逆反的心理。所以,班主任一定不能用一成不变的老眼光看学生,而应用发展的眼光,注意学生取得的每一点进步,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每一处闪光点。  

心理学家普遍认为,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作为教师,要以学生为本,尊重爱护每位学生。班主任的最好的教育方式,肯定是对学生发自内心的公平的爱。  

教育无疑是启迪心灵的一门艺术。教育学生,首先要与学生建立一座心灵相通的爱心桥梁,这样师生间的沟通才会顺畅无阻,教师给予学生的知识与能量,才能及时有效地输送到位,而学生的各种表现与成长也会全方位地进行反馈、回复。教师看到的是全面真切的学生,学生亦能真切地感受到教师无限的关心与爱意。学生与教师心意相通,相互珍重,这应该是教育的最美境界。我们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更应摘掉有色眼镜,抛弃一切主观臆断,用真心真爱、温暖行动,化解一切困难与冷漠,拉近师生心灵间的距离,让生命之花在灿烂的阳光下多姿多彩地绽放。  

   



文章录入:李玉蓉    责任编辑:周美娟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广告298X245
    >> 专题栏目